昆山高新区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第二次公示
来源: | 作者:hjbhxh | 发布时间: 2021-05-12 | 2631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    昆山高新产业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按照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》、《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》等法规规
章的要求,公开本信息。
   一、规划实施情况概述
  (一)规划范围
  规划范围为北至杨林塘以北与周市接壤、西至界浦河、思常河,东至小虞河、汉浦塘,南至吴淞江,总面积 
117.7 平方公里。近 5 年来,昆山高新区规划范围和建设用地范围均未发生变化。园区现状用地未超出原有规划范围。
  (二)产业发展
  近5 年来,昆山高新区实施科技引领计划,不断提高产业层次,调整产业结构,结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,从规划初
期的以平板显示为特色的电子信息产业、以模具为特色的精密机械产业和以太阳能、风能为特色的可再生能源产业三大
主导产业并重发展,同时积极培育两大新兴产业(机器人及数字装备产业和小核酸及生物医药产业),发展到现在的以
新一代电子信息、机器人及精密装备制造、小核酸及生物医药为三大支柱产业的产业格局。
   高新区建成了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、昆山智谷小镇、昆山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三个创新平台。
  (三)布局结构
  (1)2013-2019 年,总的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了 1192 公顷,但远没有达到原规划中的建设用地规模,对比各用地类
型,主要是居住用地、公共服务用地、绿地与广场用地等增加较慢,表明高新区仍处于城市化进程中;
  (2)2013-2019 年,高新区工业用地面积增加了 95.7 公顷。相比其他类型用地,工业用地增长幅度最低,但工业
增加值仍取得了快速增长,表明近年来高新区通过转型升级,工业用地产出率在不断提高。工业用地的现状面积超出了规
划面积约 30 公顷,同时现状还存在三类工业用地,高新区仍需进一步优化工业用地资源配置。
  二、跟踪评价结论
  对照规划、规划环评及审查意见的要求,本次跟踪评价采用资料收集、实地勘查、走访公众、现状监测、数据分析等方
式对园区的开发强度、产业布局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、环境质量变化、企业污染控制措施、生态建设、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等
方面内容进行了全面的跟踪分析与评价。结论如下:
  昆山高新区以规划、规划环评及审查意见为依据,发展规模和时序与原规划、环评总体一致;入区项目以电子信息、机
器人及装备制造、小核酸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,与产业定位总体相符;基础设施建设、环境管理体系较为完善。
已实施部分采取的生态环境影响减缓对策和措施有效,区域内生态环境质量较之前有所改善,园区内生态环境质量未突破、
资源利用可继续支持、生态红线未占用,除个别因子外,区域环境质量总体能够达到相应功能要求,综上,规划执行情况较好。
  经过对规划后续实施内容的环境影响进行必要的预测分析后,区域、流域资源环境的可以支撑规划的进一步实施,区内环
境状况基本可接受。高新区应按报告书所提建议一一解决现状环境问题,可以实现高新区建设和环境保护相协调,促进区域经
济的可持续发展。
  报告书简本见下方链接。
  三、公众参与的范围、主要事项、表达方式及起止时间
  现征求相关部门及周边群众意见,全面了解区域主要环境问题和制约因素。
  公众反映意见和建议时,请留下姓名和联系方式,以便反馈信息。本次公告时间为:自本公告之日起 10 个工作日内。
  四、反映意见的联系方式
  (一)园区管理单位
  建设单位:昆山高新区管委会
  联系人:谢科长   0512-57571570
  电子邮箱:345043914@qq.com
 (二)环评单位
  环评单位: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
  联系人:苏工   025-85287132
  邮箱地址:32507957@qq.com